参与话题活动,领取健康大礼
▼点击下方文字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了调查数据,中国是全球中风发病风险最高的国家,居民中风的风险率达到了39.3%。而在1990-2017年中国人死因排行中,第三名才是癌症,“头号杀手”竟然是中风! 导读:中风为什么能位居第一?中风有哪些前兆?哪些人群容易中风?是否存在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误区?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中风呢?
中风:中国人的“头号杀手”!
中风,也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60%~70%的中风属于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主要有三大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通常发病表现为:短短几分钟突然让人走不动路、说不出话、口嘴歪斜等等,总让人措手不及。
中风“五大”前兆要注意
1、吐字不清
如果突然出现吐字不清、话语错乱甚至说不出话等现象就要注意了,这是因为脑供血不足时,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尽管持续时间并不会很长,也要引起重视。
2、视物模糊
不是过于疲劳、没休息好等原因,但会莫名其妙出现一只眼睛看不清东西,时不时眼前发黑等情况,也有可能是中风的预警信号。
3、头晕昏沉
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与平时不同的头痛,哈欠连天、精神不振,有时候甚至出现神志不清、天旋地转等情况,要格外留意,最好去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
中风前兆一般只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就可恢复正常,但有研究显示,如果放任不理,三个月以内中风率达到30%-50%。
4、麻木无力
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出现“偏瘫”,手脚不受控制等。
5、肢体不对称
试试做几个简单的小动作:舌头伸出来看是否不自主地歪向一边,同时伸出双臂一只手是否往下掉,微笑起来两边脸是否明显不对称等,这些都是很简单又有效的辨别方法。
中风“偏爱”四种人
1、高血压患者
中风其实是在一定病理基础上发生的,而高血压就是中风最大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人群比没有高血压的人群患出血性中风的概率多了两倍!但除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等也和中风密切相关。
2、肥胖人群
俗话说“人胖百病生”,过于肥胖会诱发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高血糖等各种疾病,为中风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因此减肥的同时不但减了体重,还减了疾病风险!
3、吃得太咸的人群
很多研究都指出,高钠摄入是中国人中风得病率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通俗来说就是吃得太咸。
有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日摄盐量约12g,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两倍还多!
而中国中风率“北方多南方少”的情况似乎也印证了这点,有医学专家分析认为,高钠摄入与高血压和中风的发病有关,中国北方居民每天盐的摄入量约为南方居民的两倍。
4、抽烟酗酒的人
抽烟酗酒的危害大家都知道,长期饮酒极大可能让血压升高、肝功能损害,而抽烟更是百害无一利,甚至还是诱发癌症的一大因素!
关于中风的“四大”误区
1、年轻人会不会得中风?
▶中风是老年人的事,与年轻人无关。✘
有调查显示,中风越来越年轻化,青壮年中风发病率逐渐增高,10%-15%的患者年龄在45岁及以下。年轻人作息不规律、不爱运动、吃得太咸等原因,已经让年轻人也成了中风的“后备军”。
2、中风不会复发?
脑中风的复发率高达25%左右,尽管看似痊愈可以出院了,也要好好养护身体,因为中风实则是一些内科疾病(三高、糖尿病等)的合并症,病理基础其实仍然没有痊愈。
3、中风无法预防?
上文中的中风前兆,也叫小中风,大部分中风患者都出现过小中风,只是很快就恢复正常了,于是很多患者不以为意。因此一旦出现中风前兆,一定要及时就医,就诊越及时,治疗效果也会越好。
4、瘦子会不会得中风?
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吸烟、饮酒、高钠摄入(吃的太咸)等等,尽管肥胖者相比瘦子有更大概率中风,但偏瘦人群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哦。
预防中风,“四个”最关键
1、多清淡、少吃盐
由于吃得太咸是我国中风率高的一大重要因素,而外面的饭店通常重油重盐,尽量多在家做饭、少油少盐。 多用蒸、煮等健康的烹饪方式,少食用煎、炸,减少咸菜、咸肉、午餐肉等含有“隐形盐”的食物。
2、蔬菜水果不能忘
“每天一个苹果,一生远离医生”。多吃蔬菜水果,是我们每天都挂在嘴边的话,但很多人并不一定做到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过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每年约56万人因不吃水果死于心血管病。
3、补充叶酸很重要
叶酸能够很好地改善血管皮内功能,可以预防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富含叶酸的食物有很多,如番茄、胡萝卜、白菜、莴苣等。尤其是西红柿,芬兰有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表示,西红柿明显有助于男性降低中风风险。
4、坚持锻炼要牢记
坚持每天有氧运动30分钟,快走、游泳、跑步、骑车等,不但可以减肥,还对高血压等一系列疾病都有益处,其中快走是最受推荐的方式之一。
END
想要咨询肝硬化治疗康复/肝癌治疗康复/平衡免疫力/强体抗衰/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康复/亚健康改善?或者是其他更多的健康管理服务资讯?
请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与小程序,了解更多健康资讯,私人医生随时为您服务。
近期文章研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