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睡眠诊疗现状调查报告及2020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患有睡眠障碍的人数约为6000-7000万,其中73%的网友认为自己有睡眠困扰,但是真正参与诊治的患者低于2%。
尽管大多数人的日常平均睡眠时长超过7小时,但是睡不沉、梦多、早上起来头脑昏沉等问题仍影响着近80%的睡眠障碍患者。
近年来,福音传来——静脉注射活性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眠,为广大睡眠障碍患者解决失眠问题、改善睡眠质量指引新方向。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进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发表的一项临床观察研究成果显示,静脉输注活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长期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入组情况
(1)移植组:共19例,男3例,女16例,年龄36岁~65岁,平均年龄49.29±7.45岁。
(2)对照组:共20例,男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1.38±8.76岁。
治疗方式
(1)移植组:外周静脉输注间充质干细胞悬液30ml(内含间充质干细胞数3~4×107)。
(2)对照组:阿普唑仑,根据体重0.4~0.8mg/晚,连续服用1月,所有对照组患者均完成一个疗程治疗。
不良反应
(1)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所有患者在移植治疗过程中、移植治疗后没有出现发热、呕吐、头 晕、头痛等不良反应。
(2)阿普唑仑组有11例口服药物过程中出现日间困倦、嗜睡、头晕乏力、轻度头痛等反应,未经处理停药后上述不适消失。停药半个月到1个月16例(80%)患者出现反弹性失眠症状。
临床效果评析
细胞移植组患者:
(1)在细胞移植治疗后1个月后,睡眠质量评分(PSQI)、生活质量评分(SF-36)明显好于治疗前,并在后续的随访中持续好于治疗前。
(2)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持续12个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3)治疗后1个月间充质干细胞的改善睡眠作用逐步体现,并同口服药物作用相当。治疗后2个月细胞移植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并持续到随访结束。
注: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25, No.2, 2017, 378-385.
研究总结
目前间充质干细胞是临床研究最广泛的。其临床作用主要表现在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方面。
慢性失眠患者体内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引起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的退化、变性、凋亡等损伤。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入体内后可以趋化到组织细胞损伤区域,产生细胞因子促进损伤组织的细胞修复。
与此同时,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上调患者的Treg细胞,降低患者体内因失眠引起的免疫细胞及炎性因子的增多,起到明显的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
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和作用,间充质干细胞在慢性失眠、睡眠障碍的治疗上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来的良好效果,为睡眠障碍开辟一条全新、安全有效的治疗道路。